line
化学化工学院学子暑期赴康县地区开展农林产品调研社会实践


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生产技能和科技致富能力的同时为加强我院学生的专业素养,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老师和研究生组成的“籽沫黑金”陇南康县地区社会实践团利用假期时间赴甘肃省陇南市康县三河坝镇斜坡村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康县兴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我院学生对康县三河坝镇斜坡村农林产品进行调研、采样,了解当地的农林产品种类和其产品的加工技术,并对农民群众提供技术、信息和咨询的服务。

我院学生深入了解当地的农林产品种类及其品质,并且帮助、帮扶合作社建立刺五加工技术,提供当地实用的其他科技服务和信息咨询。实践队员们通过前往斜坡村村民家中、村里随机走访、宣讲等方式,进行科技扶贫政策传递及解读,让农民了解本地天麻和其他地区天麻的区别,同时了解天麻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功效,加深对天麻应用的理解,增强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和自信心。

图为天麻图片

其次,实践队员们当地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产品销售渠道进行调研。关于农林产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村民集资共建的康县兴荣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使用电商平台进行销售。由于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当地的农林产品出现了滞销,实践团队老师们想办法联系药材商帮助村民们销售天麻。

图为实践队员称装木耳

最后,实践队员们了解当地农林产品的种植技术、生长特性,前往斜坡村调研、采样,进一步加深对天麻、刺五加的理解,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们对刺五加的根、茎、叶采样、保存。

图为采集刺五加样本

当地实践结束后,成员们将采集的刺五加样本,带回到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能源与化工环境实验室,利用实验室设备,对样本进行提取及有效成分分析。

通过本次实践活动,成员可以设身处地地投身于实践当中,切身感受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的差距所在,能够切实做到将理论付诸于实践,从实验室到工业生产的放大过程,为深刻理解专业知识,了解相关设备操作和产品生产,从而进行思维转换,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此次活动也提高康县的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实践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解决了一些当地种植户的现实难题。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782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