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2018届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有252名本科生顺利毕业,其中化学专业179人,化学工程与工艺52人,材料科学与工程21人。

(二)毕业生结构

1性别分布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男生103个,占总人数的40.87%,女生149个,占总人数的59.13%。

2生源地分布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甘肃籍学生共153人,占总人数的60.71%,其余省份分布较为均匀。

 

(三)就业率和升学状况

     1总体就业情况

2018年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生中,就业208未就业44人,就业率82.54%。

     2分专业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本科生毕业生中,化学专业179人,就业142人,就业率79.33%;化学工程与工艺52人,就业47人,就业率90.38%;材料科学与工程21人,就业19人,就业率90.48%。

3升学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生毕业生中,共有63人继续深造,23人继续在西北师范大学就读。


 

(四)就业流向

 1就业省份分布

根据就业数据来看,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在甘肃省就业的较多(34%),其他地区分布较为平均。



从就业区域看,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大多数人选择在西北地区就业,占比高达69%,其次是华东地区(10%)。

 

 

 

2就业行业分布

由下表可以看出,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分布较多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教育业、技术服务业和制造业。

 

 

 

行业

人数

占比

排序

技术服务业

81

38.94%

1

教育

80

38.46%

2

制造业

19

9.13%

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5

2.40%

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5

2.40%

5

科学研究

5

2.40%

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

1.44%

7

金融业

2

0.96%

8

卫生和社会工作

2

0.96%

9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

0.96%

10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

0.48%

11

房地产业

1

0.48%

12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

0.48%

13

批发和零售业

1

0.48%

14

 

3入职单位性质分布

化学化工学院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升学深造的人数总计63人。从就业单位来看,国有企业共13人,国家机关2人,其他事业单位5人,其他企业21人,中初教育单位67人,科研设计单位1人,,三资企业2人,自由职业15人。

 

单位性质

就业毕业生总体

人数

百分比

国有企业

13

6.25%

机关

2

0.96%

其他企业

21

10.10%

自由职业

15

7.21%

中初教育单位

67

32.21%

科研设计单位

1

0.48%

其他事业单位

5

2.40%

三资企业

2

0.96%

技术服务业

82

39.42%

4不同专业毕业去向

化学专业主要去向是教育业(48.59%),技术服务业(40.85%)

化学专业毕业去向

行业

人数

占比

排名

教育

69

48.59%

1

技术服务业

58

40.85%

2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3

2.11%

3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1.41%

4

科学研究

2

1.41%

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2

1.41%

6

金融业

2

1.41%

7

制造业

1

0.70%

8

卫生和社会工作

1

0.70%

9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

0.70%

10

批发和零售业

1

0.70%

11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去向是技术服务业(38.30%),制造业(23.40%),教育业(17.02%)。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去向

行业

人数

占比

排名

技术服务业

18

38.30%

1

制造业

11

23.40%

2

教育

8

17.02%

3

科学研究

3

6.38%

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2

4.26%

5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

2.13%

6

卫生和社会工作

1

2.13%

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

2.13%

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

2.13%

9

房地产业

1

2.13%

10

材料工程与工艺专业主要去向是,制造业(36.84%),技术服务业(26.32%),教育业(15.79%)。

材料工程与工艺专业毕业去向

行业

人数

占比

排名

制造业

7

36.84%

1

技术服务业

5

26.32%

2

教育

3

15.79%

3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

10.53%

4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1

5.26%

5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1

5.26%

6

二、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

(一)学院就业指导与服务概况

2018年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毕业人数252人,化学专业179人,就业142人,就业率79.33%;化学工程与工艺52人,就业47人,就业率90.38%;材料科学与工程21人,就业19人,就业率90.48%。从就业地域来看,2018届本科毕业生中大多数人选择在西北地区就业,占比高达69%,其次是华东地区(10%)。就业单位性质前三分别为技术服务业(39.42%)、教育业(32.21%)以其他企业10.10%),从事行业主要集中为制造业中初教育单位、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等。

以下是本院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而作出的各项努力工作:

01、规范就业流程、做好就业追踪

重视一头一尾,兼顾中间环节。首先,做好源头工作,强化“全程就业”观念,新生入校以后及早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工作。第二,细化源尾工作,做好毕业班就业动员工作,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学校《就业辅导手册》进行解读,规范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及协议书管理和使用工作,树立毕业生就业诚信意识,杜绝恶意违约行为,维护学院良好就业声誉及口碑。精准服务,定期与毕业班同学约谈,了解学生就业进展,并提供相应建议指导。针对6月份离校后尚未就业的同学,做好就业追踪工作,提供完善的就业服务。

02、重视生涯规划、全程就业指导

本年度在学院继续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课”系列活动,针对不同年级特性,开展富有针对性的就业规划和指导工作,为学生未来就业规划指路导航。开展以“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为主题的模拟群面团体辅导活动、以及“中学校长论坛”等交流活动,场场爆满,学生参与度高,反馈较好。学生在生涯规划辅导和就业求职指导活动中能够获得全方位全过程的专业帮助。

03、发挥资源优势、扩宽就业渠道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准确认识自我、促进学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的同时,充分发挥学院的资源优势,帮助学生接触世界,努力实现育人资源与实习实践资源的有机融合。利用学院专业特色,积极申请学校就业指导特色项目建设,与就业中心联合举办“职为你开”面试模拟大赛。做好相关就业单位的来访接待以及审查认证等相关工作,协助配合相关单位做好专场招聘会。与企业HR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向企业推荐优质生源,实现定点对接。

04、利用信息平台,搭建就业网络

建立院友群和年级微信群,定期发布实习及就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在“西北师大就业中心”微信公众号建立集就业质量报告、招聘实习信息、就业辅导于一体的“无微不至”的就业信息发布平台。

在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积极指导下,学院团委及学生会,认真、积极、高效地开展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以上是2018年度就业工作简要回顾和总结。



甘公网安备62010502000782号 陇ICP备17000462号-1